犯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,也就是说,只有当行为危害社会
的“量”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时,才能确认它们为犯罪。不过,在社会生活和司法
实践中,某一危害社会的行为是否已经达到了“相当严重”的程度,人们的认识则不
尽一致。这就需要通过权力机关,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去加以规定。本法根据社会上各
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,有选择地宣布某种行为是犯罪并作出相应的规定,这就使
犯罪在严重危害性特征之外,又派生出第二个重要特征——刑事违法性。社会危害性
是刑事违法性的基础,统治阶级不可能以法律的形式把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宣布为
犯罪,也不会将危害性并不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。所谓刑事违法性就是指行为的社
会危害性超出了一般程度,已触犯了刑法。由于刑事违法性是犯罪不可缺少的法律特
征,因此确认某种行为是否犯罪,衡量其社会危害性程度,不能脱离刑法的规定。只
有当行为不仅有社会危害性,而且刑法已明确作出规定时,才能认为是犯罪。刑事违
法性是定罪的准绳,必须依刑法定罪量刑,有社会危害性而没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不能定罪。在日常生活中,-刑事违法性是人们行为的戒律标准,’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是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。刑事违法性不仅指违反刑法典,还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特
别刑事法规,以及民事、行政、经济法规中的刑法性.规范等。刑事违法性不仅指违反
刑法分则,也包括违反刑法总则。
违反刑法是犯罪行为区别于其他违法行为的一个必要特征。犯罪也是违法行为,但
不是一般违法行为,而是违反刑法、触犯刑律的行为,是刑事违法行为。违法虽然具
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,但并不都是犯罪,只有违反本法的才构成犯罪,例如,盗窃、诈
骗少量财物,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;只有盗窃、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
的,才构成本法中的盗窃罪、诈骗罪。一般的走私,属于违反海关法的行为;而走私
情节严重的,则构成本法中的走私罪。一般的干涉婚姻自由,属于违反婚姻法的行为;
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,则是本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。如此等等。
|